關於大員市鎮

1625 年,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赤崁建立市鎮,但因疾病蔓延,不得不在 1627 年將設施遷回北線尾。由於中日海盜及原住民的威脅,加上西班牙人占據台灣北部,荷蘭人開始在大員建立新的商館與倉庫,並逐漸形成市鎮。 1631 年,已有唐人商人在大員定居,至 1633 年,約七八百名唐人居住在此,市鎮規模逐步擴大。隨著人口的移入與赤崁農業發展,至 1638 年,居住人口達到一萬,市鎮迅速擴張,荷蘭東印度公司開始徵稅以支持基礎建設。

1643 年,荷蘭東印度公司進行市鎮的整體規劃,並設立了公共設施,像是商館、醫院與教堂區,還開通了城堡與市鎮之間的道路,並進行護岸工程。隨著福建瓦片與磚頭的進口,市鎮內的茅草屋逐漸消失,改以磚瓦建材。然而,隨著唐人移入的增加,市鎮內的房屋建設出現無序化,荷蘭人被迫進行更嚴格的管理。

1649 年至 1654 年間,市鎮設施進一步擴充,包括建立公秤所、市政廳與稅務所,並在 1648 年開挖了新的運河,市鎮規模再度擴展。然而,1656 年 10 月的水災重創了市鎮,颱風引發的漲潮沖毀了市鎮內的大量房舍,數千人死亡,市鎮進入長期重建期。隨著中國市場的低迷以及鄭成功的禁運政策,熱蘭遮市鎮的繁榮逐漸消退。1661 年,鄭成功圍攻熱蘭遮城,曾經繁華的市鎮在戰火中毀壞殆盡。

Kanging・食

17 世紀的臺灣飲食中,除了熟悉的麵、飯,還有小麥製成的“Tarwebrood” 麵包,常見於日常和禮拜中。荷蘭人偏愛 ”laxa“ 麵條,並從日本進口,與肉類、高麗菜一起煮。當時的餐桌上還有醃肉、鹹魚、酸菜、豌豆燉培根等菜餚,甚至可能因貿易出現味噌湯。這些看似單調的食物,其實充滿異國風情,與現代台灣飲食文化有著微妙的連結。

更多關於「食」主題文章,請見「大員市鎮的食」

Tautau・人群

17 世紀的臺灣,不僅是不同族群交織的舞台,也是一個多元文化交會的中心。熱蘭遮市鎮作為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的據點,不僅匯聚了來自歐洲的荷蘭人,也吸引了大批從事各種職業的漢人,成為市鎮運作的主要勞動力。此外,居住在鄰近地區的西拉雅族原住民,也經常帶著物產和牲畜來到市場進行交易。在這個多元族群的環境中,臺灣展現出各色臉孔與服裝,形成豐富且多樣的人群樣貌,引發對當時人們的服裝與外貌的無限好奇。

更多關於「人群」主題文章,請見「大員市鎮的人群」​

Talax・住

400 年前的大員市鎮(今安平老街區)可見荷蘭風格的建築。由於荷蘭地勢低窪、資源有限,且人口激增,建築多為面寬短、狹長的街屋。 1652 年,荷蘭東印度公司士兵卡斯帕·施馬爾卡登的繪畫描繪了這些磚造街屋,搭配具特色的山牆和古典風格外觀,木製門窗簡約無裝飾,展現出當時城市的獨特美感。

更多關於「住」主題文章,請見「大員市鎮的建築」

Rikilan・行

作為一個重要的海港,大員的主要交通方式是船隻。荷蘭人改善和擴建了港口設施,使其成為貿易的重要樞紐。在城市內部,他們修建了道路,連接市區與城堡,便利市民和貨物的運輸,市鎮內有完善的道路系統,街道平整並修建排水溝。城堡和街區之間設有隔離綠地和馬路。漢人和原住民常步行於街區內,水上交通則連接赤崁和大員島。

更多關於「行」主題文章,請見「大員市鎮的交通工具」

相關文章

Sorry, we couldn't find any posts. Please try a different search.